2014-05-22

[正受優婆塞戒的條件(四)] ─ 菩薩正行第114集


「所以菩薩的六度之中,以布施度為首。
事實上一切的菩薩萬行,都是以布施為基礎,甚至其他五度的本身,就是布施的一部分

持戒是布施,因為持戒者把自己的習氣布施了出去
忍辱是布施,因為忍辱者把性障給布施出去
精進是布施,因為把懈怠、懶惰布施出去了
禪定是布施,因為將攀緣的心布施出去了
般若是布施,他要布施出自己五蘊虛妄性

可以說菩薩道的修行,就是在布施上,沒有別的東西了,並不是一般人所謂的布施就是財布施那麼簡單,所以六度之中,布施度統攝了後面的五度。佛所說過祂自己的本生故事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都跟布施有關;或者可以這樣子說,菩薩的全部生活就是布施,布施給予眾生一切,所謂的眾生,布施了所有的眾生,當然也包括了布施給自己。

從勝義諦的角度來看:布施的人、受布施的對象,與布施之物都是空,所以叫作三輪體空。空並不是沒有,而是空有不二,也就是二乘人依著他自己現證的五陰十八界空相,親斷三縛結的空相現觀,而說三輪體空;大乘菩薩完全具足二乘所證,更親證了萬法本源的如來藏,轉而依止了如來藏的空性,親見三輪的本源實在是本空。這一些都得要建築在三乘菩提的實證上,而不是一般人用意識推理、嘴巴說說而已,這一點各位要格外地小心。三乘佛法的每個階位,都是建立在親身實證的基礎上,絕對不是用意識思惟推理所成的;如果不瞭解這一點,那就永遠沒有辦法斷除結使,也永遠沒有辦法實證果位,到了最後還是業重凡夫一名。」



非常受用的一段話,
雖然曾經在上課時聽聞過,重新再熏習一遍更覺得受用!

甚麼時節該取、該捨、該布施出去的,應該好好衡量衡量,
有捨,有得,在出世間法中絕不錯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