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6

生活中的佛法~離貪就解脫了嗎?

此篇文章轉貼自: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83373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幾位喜歡學佛的朋友偶爾相聚在一起,其中有兩位自認為這輩子學佛都有三十年以上的時間了,可是對於「佛法」的正確法義、修行次第以及如何將佛法運用於生活中等等諸多問題,總覺得相當的無知與沒有方向;他們在一次偶然的接觸下,探討了如下議題。

甲:
「請問若家裡附近開了一個蠻好吃的素食館,您會不會去吃?」


乙:
「若察覺到自己對美食有貪,就不會去吃!」


甲:
「讚歎您有注意到持戒這件事。但是若沒有察覺到自己心中起了貪念,只是一直很想去吃呢?」


乙停頓了一下陷入沉思,在一旁的另位友人(丙),就開口說話了。


丙:
「不管是否發現到自己有沒有起貪念,反正想吃就去吃嘛。
因為,就大乘佛法來說,花了一大阿僧衹劫的時間,修到二地菩薩才能真正持戒清淨,我們現在都尚處於學戒階段,離『地上菩薩』果位仍非常遙遠,所以不要『如石壓草』般地強制壓抑慾望以『自苦其身』,要讓修行修得快樂,倒是順其自然就好,因為在修行的初期來說,只是純粹想吃東西,並沒有觸犯到別人,談不到犯下什麼大戒,這點 佛陀在《佛說決定毘尼經》卷1中有開示:『優波離!如來先說欲難捨離為小犯,瞋易得離名為大犯。優波離!所有諸結犯小難離,大乘之人應當忍受。所有諸結犯大易離,大乘之人乃至夢中不應忍受。以是義故,大乘之人因欲犯者,我說是人不名為犯。』

所以說犯了貪欲想吃,是欲望難以捨離的『小犯』,這種『小犯』是難以一下子就捨離的,大乘之人應當忍受之,既然如此,所以對於初基學佛時,犯貪想吃就去吃嘛,而且吃了之後就滿足了,也不會因為一直沒有吃到就老是掛念著;以後若一直在『道』上精進,起貪念想吃東西的慾望就會越來越少,在與他人共事的生活當中,也會慢慢地轉化自己原來的習性跟我們的本心如來藏學習,在一切身、口、意行中無所求、無造作地隨緣任運自在生活,漸漸地就會因為轉依『從本以來就是無我性的』如來藏清淨性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而能消融種種不如法的貪慾行為,這不是時下一般人所以為的『透過修行想要將意識改變成無我性』所可比擬的。」


乙:
「請問您提到以『智慧』來解決問題,可否舉出實例說明,比較容易讓人了解。」


丙:
「我已經在我的共修團體上課十年了,經常聽到老師跟我們提到:『要如何修行,菩薩道才能走得持久快樂。』 曾經聽到老師如是舉例:『若家裡的人煮了好吃的食物,有好吃的就隨緣吃,心裡也不要想:吃了好吃的東西,就被好吃的東西繫縛著,影響了我的修行道業。也就是說,不要害怕『樂』會障道而拒絕人家給您好吃的美食;然後吃完後,還要感謝讚歎家人煮的這麼美味的食物,這樣人家下次還會很高興地煮美食給我們享用。可是在自己享用完美食後就不要有任何的追憶與眷戀,食畢就放下,不要再掛念了」 「 佛陀曾說:調琴的弦,要鬆緊適中,才能彈出美妙動人的音樂。修行菩薩道,就像彈琴一樣,過度的放逸追求享樂必然會影響道業;而刻意自苦其身,使自己形同枯槁,完全沒有生氣,這一生就無法輕鬆地修菩薩道了,就會像阿羅漢一樣了無生趣,最後就會入無餘涅槃去了,從此沒有了色身,當然無法行菩薩道利益眾生,也就無法成佛了!所以修學佛法是要在不苦不樂之中去行菩薩道,捨離厭惡生死的灰身泯智行,培養利益眾生的菩薩行誼,如此才能不厭倦生死而生生世世發願受生行菩薩道,也才能走完三大阿僧袛劫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成佛之道。


甲:
「記得您上次介紹我看『三乘菩提學佛釋疑』的電視弘法節目,在『第2集 學佛是否需要捨離一切的欲望?』中提到:

在佛教裡面談的這些關於解脫方面的道理,它的層次是遠遠超過於少欲知足的層次,因為少欲知足可以讓我們減少目前我們所碰到的世間煩惱,可是少欲知足的這個修行,並不能夠並不足以使我們能夠超脫三界的生死,這裡面的道理當然就牽涉到宇宙世界的結構,所謂的六道輪迴的道理,所謂的有情生滅輪轉的真相,因為這些真相的關係,所以光是少欲知足,我們是沒有辦法出得了三界的,實際上也沒有辦法真正完全的解脫煩惱所以如果真正談到極致來講,在《阿含經》裡面就有提到所謂的厭離、離欲、解脫這些看起來是非常究竟的字眼。』

『如果選擇在家修行的話,我們首先要認知的是,我們在家修行的時候,就不是為了遠離欲望而去遠離欲望,不是為了離欲而離欲,而是為了不讓煩惱干擾我們的修行,我們才要對治這些欲望。』

看了這一集的佛法釋疑教學影片後,方才恍然大悟:以前所接觸的佛法教導,讓我以為離了貪就可以解脫了,如今聽了教學影集中的這席法談,對我來說真是醍醐灌頂、當頭棒喝,方知過去三十年來學佛所獲得的知見是如此膚淺,在沒有佛法正確知見引導之下,學佛往往會茫無頭緒、無所適從,因為無法將了義佛法受用在生活當中,導致與家人的相處時有扞格,當時還常以能夠吃素學佛而高慢於別人…,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都沒有學到正確的佛法還如此的目中無人,真是感到慚愧與自責啊!」


乙:
「那麼再請問:離貪對世人來說是很困難的,如果離了貪還不能解脫,那是要如何修行才能解脫呢?」


丙:
「您這麼一問,讓我回想起以前曾因為缺乏佛法正確知見而質問過目前我正參學道場的同修:『佛教界都教導學人:只要斷貪、瞋、痴,就是放下煩惱,也就是自在解脫了!就只有你們標新立異地說這樣還沒有解脫,為什麼老是要跟佛教界唱反調,徒惹爭端,說什麼所有大師都說錯了本心!?』 我所獲得的回答是:『多數的學佛人都被誤導,以為斷貪、瞋、痴三毒就是斷生死煩惱了!然而對於佛法修行來說,離了貪、瞋、痴還是無法解脫、無法出離生死的,只是修養心性而已; 而要解脫的正確知見是不認取能分別萬事萬物的意識心為真實、永恒、常住的,如果能建立這樣的正確觀念,就是斷我見,就有初分的解脫功德;至於要如何滿證解脫果,會裡面有一本小冊子:《如何修證解脫道》,可以參考。但這還只是聲聞、緣覺二乘法的方便修,非是實義修,實非真正解脫道之正義,而真正解脫道的正義者(敬請參閱 平實導師著作《阿含正義(一)》頁134),必須探究萬法的根源,包含生從何處來、死從何處去的生命實相,這是不共二乘的大乘了義佛法所攝,是從探求包含生死之所從來之宇宙萬法的根源處下手,這個出生萬法的實相,它是不假修行就是解脫的、它是不著世間如蓮華的出污泥而不染、它是在生死的當下就是解脫的。」


乙:
「謝謝您的解釋與分享,原來離貪還不能解脫,總算讓我對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有一點初步的了解。願我能早日揭開 『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在生死的當下就是解脫』的神秘面紗!」